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37|回复: 0

简·奥斯汀生平大事记及《傲慢与偏见》的创作周期

[复制链接]

86

主题

100

帖子

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3710
发表于 6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简·奥斯汀生平大事记:以下是简·奥斯汀(Jane Austen,1775-1817)生平大事记,简明扼要列出关键事件:

1775年12月16日: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斯蒂文顿(Steventon, Hampshire),父亲为牧师乔治·奥斯汀(George Austen)。
1783年:与姐姐卡桑德拉(Cassandra)一起短暂接受家庭外教育,后主要在家自学。
1787年:开始写作短篇小说、诗歌和戏剧,早期作品多为家人娱乐。
1795-1796年:创作《埃莉诺与玛丽安》(Elinor and Marianne),即《理智与情感》(Sense and Sensibility)初稿;与汤姆·勒弗罗伊(Tom Lefroy)短暂恋情,未果。
1797年:《第一印象》(First Impressions,即《傲慢与偏见》初稿)完成,遭出版商拒绝。
1801年:随家人搬至巴斯(Bath),父亲退休。
1802年:接受哈里斯·比格-威瑟(Harris Bigg-Wither)求婚,但次日悔婚。
1803年:《苏珊》(Susan,即《诺桑觉寺》初稿)售予出版商,但未出版。
1805年:父亲去世,家庭经济拮据,与母亲和姐姐依靠兄弟资助。
1809年:搬至汉普郡乔顿(Chawton),居住在兄长爱德华的庄园,开始修订早期作品。
1811年:《理智与情感》匿名出版(“By a Lady”),获得好评。
1813年:《傲慢与偏见》出版,大获成功。
1814年:《曼斯菲尔德庄园》(Mansfield Park)出版。
1815年:《爱玛》(Emma)出版,献给摄政王。
1816年:健康恶化,疑患阿狄森氏病(Addison’s Disease)或其他疾病;《劝导》(Persuasion)和《诺桑觉寺》完成。
1817年:开始创作未完成小说《桑迪顿》(Sanditon);7月18日,因病去世于温彻斯特(Winchester),年仅41岁。
1818年:《劝导》和《诺桑觉寺》出版,首次署名简·奥斯汀。
哈里斯·比格-威瑟的家庭背景
哈里斯·比格-威瑟(Harris Bigg-Wither,1781-1833)出身于英格兰汉普郡(Hampshire)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,其家族拥有曼尼塘庄园(Manydown Park),是当地重要的乡绅阶层。比格-威瑟家族世代拥有大片地产,经济实力雄厚,社会地位稳固。哈里斯是家中长子,作为家族继承人,他将接管庄园及相关财富,这在当时意味着他能提供优越的经济保障和稳定的社会地位。他的姐姐阿丽西亚(Alethea)和凯瑟琳(Catherine)与简·奥斯汀及其姐姐卡桑德拉(Cassandra)关系密切,两家长期保持友好交往,简自幼便熟悉比格-威瑟家族。
尽管哈里斯拥有优越的家世,但据记载,他的个人魅力有限。奥斯汀的侄女及比格-威瑟家族后人描述他体格笨重、相貌平平,性格沉默寡言,言谈举止有时显得咄咄逼人,且有口吃问题。这些特质使他在社交场合缺乏吸引力,与简·奥斯汀机智幽默、敏锐细腻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。


求婚事件的具体细节
1802年12月,27岁的简·奥斯汀与姐姐卡桑德拉拜访比格-威瑟家族,住在曼尼塘庄园。期间,21岁的哈里斯·比格-威瑟向简求婚。这次求婚是简·奥斯汀一生中唯一明确记录的求婚事件。哈里斯刚从牛津大学完成学业,返回家中,可能是出于家族期望或个人意愿,选择向熟悉的简求婚。当时,简的父亲已退休,家庭经济状况不佳,依靠兄弟资助,婚姻对简及其家人来说不仅是个人选择,还涉及经济保障。
简最初接受了哈里斯的求婚,这很可能出于实际考虑:哈里斯的财富和地位能让她和家人摆脱经济困境,为母亲和姐姐提供舒适的生活,甚至可能支持兄弟的事业。然而,次日清晨,简改变了决定,果断悔婚,拒绝了这门婚事。她迅速离开曼尼塘庄园,返回巴斯(Bath)。此事在当时未引起广泛关注,但对简的个人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
简·奥斯汀应婚后悔婚的内心挣扎分析
简·奥斯汀的内心挣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,结合权威资料和她的作品及书信推测:
  • 经济保障与个人情感的冲突
    在18世纪末的英国,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高度依赖婚姻,尤其对像简这样出身中产但经济拮据的女性而言。哈里斯的求婚对简来说是一个现实的诱惑:嫁给他意味着稳定的生活、优越的社会地位,以及对家人的责任(为母亲和姐姐提供住所,减轻兄弟负担)。然而,简对婚姻的看法深受其作品中婚姻观的反映,她强调感情是婚姻的基石,反对纯粹出于经济或地位的结合。
    她在1814年写给侄女范妮(Fanny)的信中明确表达了对无爱婚姻的反对:“除非你真的喜欢他,别考虑接受他的求婚。任何事都比没有感情的婚姻要好。” 这封信虽写于求婚事件12年后,但反映了她一贯的婚姻观。接受哈里斯求婚的短暂决定可能源于对家庭责任的压力,但她很快意识到,这样的婚姻违背了她对爱情和自我尊严的坚持。
  • 个人自由与创作追求的考量
    简·奥斯汀在1802年已创作了《理智与情感》《傲慢与偏见》和《诺桑觉寺》的初稿,展现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天赋。婚姻,尤其是与哈里斯这样一位缺乏吸引力的男子结合,可能意味着她将陷入繁重的家庭责任(如生育、管家),从而限制她的创作时间和精力。她在作品中常嘲讽那些因婚姻而失去自我或陷入琐碎生活的女性,如《傲慢与偏见》中夏洛蒂·卢卡斯选择与柯林斯结婚的妥协。
    简可能担心,嫁给哈里斯会让她变成自己笔下批判的对象,失去精神独立和创作自由。她的姐姐卡桑德拉的未婚夫早逝,卡桑德拉选择终身不嫁,这可能也影响了简对单身生活的接受度。她逐渐认为,单身或许更适合她保持创作的独立性。
  • 对哈里斯个人特质的排斥
    哈里斯的个人特质可能是简悔婚的直接原因。资料描述他沉默寡言、言辞生硬,缺乏社交魅力,与简的机智幽默格格不入。简的小说中,理想的男主人公如达西(《傲慢与偏见》)或奈特利(《爱玛》)往往兼具智慧、品格和情感深度,而哈里斯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。简可能在应婚后反思,与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共鸣的男子共度一生将是一种情感折磨。
  • 社会压力与自我意识的博弈
    在当时的社会中,27岁的简已被视为“大龄”未婚女性,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。她的悔婚决定不仅是个人的情感选择,也是一种对社会规范的挑战。她在小说中常通过女主人公(如《劝导》中的安妮·埃利奥特)探讨女性在婚姻选择中的自主性,反映了她对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视。悔婚可能让她感受到短暂的内疚或对家人的歉意,但最终,她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内心。
  • 早期情感经历的影响
    简在1795-1796年间与汤姆·勒弗罗伊(Tom Lefroy)有过短暂恋情,这段感情因经济和家族反对而无果,但可能在她心中留下了对真爱的憧憬。相比之下,哈里斯的求婚缺乏情感基础,这可能加剧了她的内心冲突。此外,姐姐卡桑德拉因未婚夫去世而终身不嫁的经历,可能也让简更加坚定:若无真爱,宁可单身。
权威资料的补充分析
  • 维基百科(中文):提供了求婚事件的基本细节和哈里斯家族背景,强调简悔婚的果断性,但未深入探讨她的内心动机。提到简的书信中未直接记录此事,推测她的决定可能基于情感而非理性计算。
  • 澎湃新闻文章:分析简对爱情的坚持,认为她将爱情视为婚姻的核心,宁可贫穷也不愿接受无爱的婚姻。这种观点与她在小说中对理想婚姻的描绘一致,如《傲慢与偏见》中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。
  • 知乎文章:提出简可能因担心婚姻影响创作而悔婚,并提到卡桑德拉焚毁简的大量信件,导致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。这增加了分析的难度,但也暗示简的决定可能受到多重因素影响,包括对姐姐经历的共鸣。
  • 学术讨论(北大文研论坛):指出简的小说通过婚姻反映社会现实,她的个人选择(如悔婚)可能也受到她对社会规范的批判性思考的影响。
结论
简·奥斯汀在哈里斯·比格-威瑟求婚事件中的内心挣扎,体现了她在经济压力、社会期望与个人情感、创作追求之间的复杂抉择。哈里斯的优越家世和经济条件是现实的诱惑,但他的个人特质和简对爱情的坚持让她无法妥协。悔婚不仅是情感选择,也是她对自我价值和创作自由的捍卫。这一决定塑造了她后来的生活轨迹,使她专注于文学创作,最终成就了其不朽的文学地位。尽管直接的书信证据因卡桑德拉的焚毁而缺失,简的小说和少量书信仍透露出她对真爱和自主的追求,这与她悔婚的果断行动高度一致。
如需更深入分析某方面(如简的婚姻观在小说中的体现),请告知!


简·奥斯汀创作《傲慢与偏见》的时间线‌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。根据现有资料,奥斯汀于1797年开始撰写这部作品,并在1799年完成了初稿‌。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,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。它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,成为一部经典的社会风情画式小说‌。


为了纪念简·奥斯汀诞辰250周年,大英图书馆出版社将于2025年9月16日出版《傲慢与偏见》的原版复制版,采用原版的三卷本样式‌。此外,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期间,大英图书馆还将举办简·奥斯汀藏品的特别展览,部分奥斯汀的出版作品和原始信件将开放给读者参观‌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在线客服
QQ:397839773 周一至周日:09:00 - 21:00
俱乐部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71号锐城国际

影视英语角眼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,融汇先进务实的教学方法和时尚前沿的科技理念,整合听觉、视觉、情景交流与快速阅读四大功能,从多个维度帮助英语学习者全面提升听、说、读、写各项技能。

技术支持: Owen Lee  @ 英语我帮您© 2013-2019 影视英语角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有奖任务|影视英语角 ( 京ICP备17000586号-3 )

GMT+8, 2025-5-9 19:04 , Processed in 0.065472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